伊拉克“基地”組織近來發動猛攻,奪下北部的拉馬迪鎮和費盧傑鎮,伊拉克政府呼籲兩鎮的部族民兵(圖)起來反抗“基地”組織。(路透社)
  中新網1月7日電 據新加坡《聯合早報》7日報道,過去兩周,伊拉克、黎巴嫩及敘利亞等國頻頻發生炸彈襲擊案,顯示中東已經步入後美國時代,沒有任何一方的代理人有能力或意願,去抑制宗教派別之間的對立,中東因此出現新的不穩定局勢。
  趁著中東地區出現這樣的真空局面,“基地”組織進入伊拉克和敘利亞,加劇這兩個相互激蕩的國家的動亂。不過,在背後攪動這動蕩的是產油大國伊朗和沙特阿拉伯,伊朗以什葉派教徒為主,沙特則是以遜尼派為主,這兩個國家懷著對立的宗教議程,去除了任何妥協或調解的可能性。
  黎巴嫩作家及評論人考利認為,中東地區現已來到一個轉折點,而這可能是中東有史以來最糟糕的局面。“西方國家不在了,我們在中東兩大力量即沙特和伊朗的掌握中,而他們有各自的狂熱,我不認為他們能達致任何的協議、諒解及理性的解決方案。”
  最近接連發生的血腥暴力攻擊令人擔心,伊拉克內戰時動亂不安的局面會再發生;而隨著美國今年將從阿富汗撤軍,許多人擔心美軍離開後阿富汗也將出現暴亂。
  美軍自2011年開始執行從阿富汗撤軍的計劃後,與“基地”組織有關的反叛分子就占領了伊拉克一些地方;過去幾天,他們攻占了伊拉克安巴爾省(Anbar)兩大城市,並指控伊拉克政府是伊朗什葉派的工具。
  此外,黎巴嫩近來發生了兩起汽車炸彈攻擊事件,造成包括一名資深政治人物及一名美國人死亡。
  在敘利亞,暴力事件不斷,反叛分子不分對象在民宅及市場發動炸彈攻擊,導致數以百計平民喪命。
  中東這些國家之間的長期對立和內部宗派紛爭,在1979年伊朗革命時期開始日趨激烈,而過去數年外國的介入更令局勢升溫。
  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,阿拉伯領袖更強力介入,要填補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留下的真空。上星期,沙特就向黎巴嫩政府提供了3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,以遏制伊朗代理人——黎巴嫩真主黨的勢力。
  伊朗和沙特也通過敘利亞的內戰進行角力。來自沙特、埃及、利比亞、突尼斯等地的遜尼派回教徒支持敘利亞反政府力量,而伊朗、巴林、黎巴嫩、也門,甚至一些非洲國家的什葉派教徒則與敘利亞政府軍同一陣線。
  分析稱,後美國時代的中東正好給了沙特及伊朗,或遜尼派及什葉派一個黃金機會,擴張他們在中東乃至伊斯蘭世界的影響力,造成中東國家如今暴力事件不斷的局面。
(原標題:分析稱中東步入後美國時代 沙特伊朗爭主導地位)
(編輯:SN091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n25fnoed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